经验分享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万名乡医提升计划 > 经验分享 >
已发表
安徽阜阳李海献:朴实之中却不凡
心肝胆 分享

我叫李海献,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乡村医生,我们村地处偏远,看病拿药特别困难,为了解决这种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的现象,初中毕业时就没有选择上高中考大学,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当地的一所卫校学习。

毕业刚开始工作心高气傲,以为什么都好干,但是现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。首先,资金短缺,只能少量进药,病人也不相信我,一天只有两三个病号。遇到不信我的病人就诊,我就会耐心的给他们讲解发病机理、如何治疗,让病人心理有个底,然后再给病人开一天的药,让他第二天再来,钱收的也很少,渐渐的病人也就传开了,李医生的态度好、热情、医术也好又便宜,病人慢慢的开始多了起来。随着病人的增加,疑难杂症也随之而来,我感觉到自己学的东西越来越不够用,生命之托,重于泰山。

于是 1994 年,我在宿州市地区医院进修两年,学成归来病人更多,有时候一天多达上百人,忙起来都不能好好的吃上一顿饭。病人虽然多了,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,无论贫富贵贱一律对待,手机 24小时开机,风雨无阻,一接到电话,抓起药箱就走,这 20 年来从没有好好睡过一个安稳觉,给自己放一个假,累了,就趁空的时候眯一会,找病人聊聊天,看着他们的笑容就很满足。

有个癌症晚期病人,发病实在受不了,让我给他打从医院带来的针剂,虽然不是我的药,也没有出有个癌症晚期病人,发病实在受不了,让我给他打从医院带来的针剂,虽然不是我的药,也没有出诊费,但只要接到他的电话,我总会放下手上的工作去他那一趟,临走的时候,他一直在说:“谢谢、谢谢、谢谢…。”心怀爱心是一个好医生行医做人的根本,行医的这 20 年来,我资助困难户、五保户的拿药钱近 5 万元,打欠条的多达数十万元的医药费,知道大家的不容易,自己从没主动催过款,给他们生活之外的更多压力。
 
 一天,30 多岁的女患者,面容憔悴,满脚泥土,一询问才知是山东的,两口子在家吵架,离家出走的,天色已晚,我留她在家住了一晚,拿了我媳妇的衣服给她换下,第二天劝她消了气,给了 200 元的路费,送到车站回家。

我这有一个病人,肺心病,经济条件很差,经常在我这输液治疗,效果都不明显,她的外甥是县医院的主刀实习医师,在县医院住了半个月后,饭都不能吃了,回来再找我看,我给了他一盒精芪双参胶囊,几天后,他又来拿,说感觉身体舒服多了,虽然这个药不便宜,但他每次都拿十盒,因为他说,他相信我的医术,我的产品。我听着心里满足了,这是多大的勇气和信任愿意把自己的命交给别人掌管。

有一天和自己的一个同行好友聊天,他讲到自己最近又换了车,买了房,女儿就在身边问:“爸爸,咱们那么忙,赚的钱呢?”是的,干的时间长,付出的劳动不必别人少,钱呢?“用来积德了”我笑着说。

“救死扶伤、白衣天使、德医双馨、妙手回春 .......。”我愿意这辈子被人这样形容!

    评论1000
    已发表的评论
      写评论